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开始了对智能机器人的想象,很多电影等艺术作品中我们也都感受过机器人带来的科技和便利感,然而在这其中不仅有对各种类型机器人的幻想,还有不少对其社会性和伦理性的思考。不久前,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其中169家企业600余件创新产品参展,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这或许是今年以后国内科技圈、投资圈最大的风口之一。
从展会来看,本次大会中的焦点无疑是人形机器人。除了单独开辟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区,各大展台的人形机器人展示是吸引最多观众的方向。不过有一个有趣的不同点在于,本次展会不再宣传工业制造机器人,更多的厂商开始“铺垫”家庭场景,“抓取物品”成为最成熟的功能演示,而且格外强调机器人在家庭和情感陪伴中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各大厂商希望机器人可以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价格方面,根据资料来看,目前主推的家务机器人定价已从原来的百万级别,下降至几十万甚至十万级别。
从经济角度来看,当前我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也就是今年顶层频繁提出的“新质生产力”。
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全球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反观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顶梁柱”就是新能源产业,凭借“双碳”战略稳住了经济,“左手光伏风电,右手新能源汽车”。一套组合拳带动了国内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使得整体经济暂时得到了缓冲,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
当然,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反噬也必须要直面。光伏风电高速发展后的产能过剩导致惨烈的价格战,使厂商短期经历阵痛,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光伏风电主要TO B和TO G,还是缺少消费这一环,毕竟根据2023年我国GDP增长5.2%来看,消费的贡献高达82.5%,而新能源汽车能比光伏风电的“周期”更长的原因也正于此,这也是为何国家顶层会在今年频频发布对新能源汽车和家电的“刺激消费”“以旧换新”的底层逻辑。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周期长不代表不会进入下行周期。本月乘联会公布的汽车销售数据中,7月国内乘用车的零售数据为17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数据约为88万辆,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1.1%。这个数据意味着国内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电车完全替代油车是不可能的,按照统计学来预计,电车与油车的比例最终大概率会是1:1,即使电车会超过油车,超过的数量也不会太大。由此可以大胆推断,电车的渗透率即使短期会继续增加,空间也是在逐渐变小。按照目前的情况,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已经愈演愈烈,已经有车企陷入增长瓶颈。
而为了保证经济的增长,继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能接替新能源汽车的新产业大概率就是消费级的人型机器人。
提到机器人产业,不得不先聊一下工业机器人。其始于工业自动化,而自动化已经发展多年,当年发展的核心优势在于,用工业机器人或机械手臂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高精度任务;或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亦或是能够执行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高危工作,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基于工业自动化的高速发展,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上市公司。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前景并不乐观。根据A股申万三级行业细分的机器人赛道来看,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之一的埃斯顿(002747.SZ)业绩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营收21.69亿,同比下滑3.21%,而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0.734亿,同比下降超过175%;关键这并不是个例,从行业均值和中值状况来看,营收增长陷入瓶颈,“价格战”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头部企业已经如此艰难,何况一些非上市公司还在不同投资阶段的,这两年也都爆出了裁员、关闭项目的新闻,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根据行业特点和营收净利的变化,这里合理推测,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一轮高速发展和业绩高增后已经进入到“瓶颈期”,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预期,A股机器人行业指数(802095)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下跌了近50%,很多公司的市值被腰斩。
动力肯定不大。目前的机器人与过往最大的区别在于:随着AI的爆发,机器人智能泛化能力大幅加强,而对比传统机器人无法对外界自主响应,所以更像是一个自动化设备,不断地重复之前预设的程序。而智能泛化能力的突破,是期望机器能实现新功能,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底层转变,说到底就是未来的工业机器人是否需要拥有超过人类智商的超级智慧。
再回到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使用场景,有多少需要完全的智能化?这些机器人原本的目标就是“低成本且高效”地完成固定目标。若置入大模型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会增加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且增加购买机器人企业的运维成本。而大模型最核心优势和意义在于“机器学习”,即从工作中的数据不断更新最优路径,进而完成自我升级,但比起工业机器人目前的使用场景和工作任务,这些成本很难带来任何附加产值。
首先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基本不存在壁垒。若聚焦家庭场景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其主要任务无非就是收拾房间、烹饪、叠衣服等日常家务,虽然从大会上各家机器人在这类场景的完成度有差异,但事实上,这之间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只是时间和资本投入的问题;
其次从大模型角度来说,在消费级、服务类的人形机器人身上加大模型的意义有多大?比起特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其实并不高效。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实现在人类社会中的“通用”功能及“特殊”功能,人类不需要为了方便机器人的运转而特意改造环境,人形机器人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人类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比如精力、力量等。因此那么除了“通用”模型,“特殊”模型或许才是关键,这主要在软件端,或许也将是人形机器人未来的核心壁垒。
是否需要高端的“机器学习”,还得看家庭对其功能的具体需求,至少带有大模型、会自我学习或出现自我意识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是诸多种类中的高端产品,却不会是大多数的选择。
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的渗透率也确实影响了就业人数。从近十年数据来看,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大致为20万台,而到2023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跃增至150万台以上,十年翻了7.5倍以上,每年增长超过22.3%,而对应的就是下图逐年下降的就业人数,当然在2020年之后有疫情影响带来的,但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明显下降趋势。
而工业机器人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对于劳动力的替代效益也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根据周期理论,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复苏,就业人数有概率会继续回升。而且对比电车2013年开始高速发展,2021年达到爆发元年,中间也度过了8年时间。由此更先进的工业机器人甚至AI人型机器人至少在短期内在技术上很难有巨大的突破。
而长期来看,国内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使得未来机器人与劳动力的相关性有可能出现反转,即从负相关变为正相关。
根据《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4》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2021年中国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2084年之后中国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而老龄化意味着就业人数的下滑,2010—2022年,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从10亿降至9.6亿,占比从74.5%降至68.1%,预计到2050年降至58%左右。2023年16-59岁人口86481万人、较2022年减少107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61.3%、较2022年下降0.7个百分点。前面就业人数的下滑大概率也是有老龄化的原因。
由此来看,大可不必担心机器人影响就业。随着我国人均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简单重复的工作确实会逐渐被机器人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技术层面,中短期机器人的替代作用并不严峻,而长期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换,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会逐渐多样化,需求会逐渐增加,比如养护机器人、家庭场景的救援机器人等,即在人类基础能力以外提供更多能力或功能的消费级家庭机器人。(以上分析仅是大概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