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7月13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医药与前沿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岐黄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医湿证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表示,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逐渐显示出一些新的趋势,研究选题日益重视遵循转化医学的理念,研究过程日益强调采用和遵循标准规范。
确切的疗效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也是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陈凯先表示,近年来,中药疗效评价在借鉴和采用循证医学理念方法方面已取得诸多进展,但在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疗效评价体系方面仍亟待加强。
“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方法学体系尚未成熟,对于创新方向的认识分歧较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范式需要变革,中医临床疗效、病症相关的药理学模型依然缺乏,研究模式单一,原创性研究薄弱。”陈凯先指出。
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把握好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方向,构建完善的“临床经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中药临床疗效评价证据链,重视采用颠覆性新技术改变中医药研究的面貌。
“当前,亟待建立基于证候的重要新药研发及转化的方法学体系,建立多靶药物精准筛选技术平台,构建符合中药配伍原则的多组分中药新药设计体系,打通‘方剂疗效—作用机理—新药创制’的技术通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推动着中医技术与方法的革新。“人工智能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医药领域‘颠覆性技术’,改变行业现状,产生一种新业态。”陈凯先认为,人工智能赋能不仅可提升大量中医药文献的归纳整理效率,且在辅助诊断、用药决策、新药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实际上是一场大变革,人工智能将会促使以个人经验主观判断为主的中医传统诊疗模式,转变为整合了现代化多种技术与中医专家诊疗经验的现代模式。”刘良表示,人工智能要在中医药领域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必须拥有足够数量且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还需要提升算法和算力。
对此,陈凯先持相同观点。“解决数据的可靠性与可解释性问题是研究中医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关键,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解析中医药的作用原理。”他说。
今年6月,由刘良领衔的横琴实验室,成功打造了中医药横琴大模型。该大模型汇集海量中医药数据,包含100亿字符的中医知识文本以及中医院的数字化病例。“依托高可信中医诊疗知识库,辅助医生精准诊疗,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刘良透露,目前已经成立了中医药加人工智能的智算中心。
该论坛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0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