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窗帘自动响起音乐、自动识别语音的电视、具有健康管理功能的床垫……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家居,凭借便捷、舒适、安全等优势,逐步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今年“618”促销期,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清洁电器线上整体销售额与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不少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加入智能家居领域,开拓新赛道。
去年7月份,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完善智能家居的绿色供应链、培育智能消费、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等一系列措施。今年7月4日,“2024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如何打造“好屋子”,让人民群众住得舒适健康、用得安全方便,成为家居产业思考和发力的焦点。
家居消费具有规模大、带动力强、产业覆盖广、供应链相对齐全等特点。目前,智能家居整体评价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态势,主要问题集中在价格偏高、功能不实用、操作复杂、不同产品系统不兼容、数据安全不合规等方面。虽然市场上大量智能产品涌现,但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比较有限。如何全面提升智能水平,满足用户个性化、弹性化需求,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重点。
随着越来越多家居厂商积极探索“AI+家居”,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的同时,也存在言过其实的“营销噱头”。不能仅仅将“AI智能”浮于表面,应该将用户真实需求作为出发点,据此对产品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实用性、品牌力。比如,有些企业根据老年人需求,设计出智能防摔系统,实时监测老年人行动轨迹。持续提高产品实用性和性价比,降低产品价格,推广柔性生产、特色化定制、因需定制等新模式,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让消费者既获得智能体验,也用得舒心放心。
同时应注意到,目前许多家居产品可通过APP进行远程操控,生活的科技感和便利性越来越强,但大部分智能家居APP生态封闭、各自为政,导致用户手机越来越“臃肿”。对此,可牵头大企业、行业组织,凝聚产业界力量,加快推进智能家居行业统一标准落地,推动相关产品、设备、数据跨品牌跨企业跨终端互联互通。深入分析智能家居互联互通的企业、场景、用户,打破品牌、行业壁垒,逐步打造整体的开放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或平台,吸纳尽可能多的品牌加入,满足不同设备厂商、平台厂商的业务需求及利益诉求。对于智能家居制造商而言,应致力于提供安全性强化的设备和系统,如通过加密通信、漏洞修复和强密码等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做好用户隐私保护,进一步为未来构建智能家居物联网创造条件。
此外,各地可结合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出台支持智能家居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实现智能家居在智慧厨房、健康卫浴、家庭安防、康养监护等更多生活场景落地。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联合企业、行业协会打造集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家装样板间设计、家装采购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线上平台,打通家电、家具等多领域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环节,推动服务进商场、进社区、进农村。(王春萌)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